1月22日,菏澤市人民政府新聞辦主持召開“大省挑大梁 菏澤勇爭先”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參加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宿廣升說,過去一年,菏澤全市發展改革系統著眼高質量發展全局統籌謀劃、狠抓落實,為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作出了發改貢獻。
抓好經濟運行監測。定期召開縣區、市直部門、企業等多個層面會議,開展企業運行情況問卷調查,實時跟蹤監測主要指標變化,會同有關部門及時梳理堵點卡點問題,研究制定解決措施,撰寫情況屬實、問題準確和措施具體的季度經濟運行分析報告,供市委、市政府決策參考。強化政策落實。圍繞國家“兩新”“兩重”、省2024年“促進經濟鞏固向好”政策清單等,積極開展政策宣傳、解讀培訓,及時制定我市貫徹落實方案,并強化調度督導評估,積極向上對接爭取,全力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實。2024年,全市經濟社會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指標增速居全省前列。
研究制定了菏澤市2024年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方案,高質量完成2024年春、秋季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全市工業重點項目現場推進會,推動瑞綸科技綠色新材料、寶斕新材料年產15萬噸滌綸短纖維等238個項目開工,有力推動了項目建設。537個省市縣重點三級實施類項目,年度完成投資1271.7億元,完成投資計劃的111.2%。217個計劃竣工項目全部實現投產,年度新增產值285.3億元,超額完成年度計劃。同時,認真研判國家、省投資方向、重點和政策,提前做好農業水利、生態環保和社會事業等領域項目的策劃、論證和儲備,多次開展項目申報培訓,搶抓機遇、靠上對接、積極協調,全年爭取政策性資金居全省前列。
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研究制定《菏澤市新能源產業工作方案(2023-2025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等5個項目建成投產,677.5萬千瓦陸上風電項目陸續核準開工、全省最多,全球首個千安時長時儲能電池和系統一體化智造基地——海辰一體化零碳儲能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預計全年規上新能源企業實現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爭取中央財政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獎補資金居全省第1位。新能源裝機規模穩步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市新能源裝機規模達到641.4萬千瓦,占電力總裝機比重達60.2%,居全省第3位。服務業向高端延伸。制定出臺全市《關于加快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意見》,創新實施月監測、月調度、月通報機制,每月對14個服務業行業進行打開分析,確保服務業重點指標增速穩居全省第一梯隊。新增省級高成長性規上服務業企業3家,菏澤財金集團現代金融集聚區、鄆信發展集團綠色低碳包裝產品研發應用創新中心分別被認定為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省級服務業創新中心。預計新納統規上服務業企業165家,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
黃河重大戰略深入實施。制定2024年工作要點,細化分解70項重點工作任務,并逐項明確牽頭部門、壓實工作責任。圍繞生態保護修復、污染綜合治理、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等重點領域,策劃實施33個重點項目,有26個被列入省黃河戰略重點項目庫,居全省第2位;完成投資89.9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新一輪“突破菏澤”行動扎實推進。組織召開新一輪“突破菏澤”工作推進會議,制定2024年工作要點和重點項目清單,明確了年度目標、完成時限、推進措施等。截至目前,183項工作任務有序推進,21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34.4億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加快建設。制定2024年工作要點,明確104項重點工作、168項責任清單,并順利完成年度目標。91個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全年累計完成投資306.1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24.3%。新增省重大產業攻關項目2個、累計達到9個,累計爭取項目激勵資金2750萬元。省級“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和領軍企業累計分別達11個和15家,預計全年分別實現營收3040億元、92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1%、4.3%。
深入落實2024年改革工作要點,抓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貫徹落實,推動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快推進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免審即享”改革試點,建立政策事項“1+4”清單,打通政策兌現“最后一公里”。社會信用體系加快建設,完成市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升級改造和市級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市信用平臺已歸集各類信用信息1.6億余條,合規率達到100%。大力推進“信用修復一件事”,成功幫助1900余家市場主體恢復信用。創新制定了《菏澤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綜合評價辦法》《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機制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全面推進政府機關誠信、市場主體誠信和自然人誠信建設。積極推動創新平臺建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工程研究中心累計分別達到17家和59家。
煤炭生產穩定供應。2024年全市生產原煤1338萬噸,銷售商品煤126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30.9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目標。制定《菏澤市壓煤村莊搬遷補償安置辦法》,統籌推進壓煤村莊搬遷。筑牢糧食安全保障。全年糧食產量超過160億斤,居全省首位。爭取智慧糧庫建設專項資金3925萬元,全市糧食儲備規模達到46.73萬噸,儲備油1800噸,超額完成省定任務。深入實施糧食倉儲規范管理等5大提升行動,開展倉儲管理規范化現場督導評價,在全省糧食流通行業安全生產大比武中,我市取得第4名的優異成績。市場物價平穩運行,強化市場價格監測,總體價格水平保持在合理區間。有序推進天然氣、供熱等成本倒掛矛盾疏導,深化教育等公共服務領域價格改革,年度修訂各類政策39項。兜牢民生底線,年度全市發放臨時價格補貼885.3萬元,惠及32.7萬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安全生產持續穩定,制定《全市電力行業和油氣管道領域集中整治方案》等,持續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發現問題整改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