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是看得見、摸得著、實打實的民生實事,也是檢驗政府治理能力的“試金石”。
自“三抓三促”行動開展以來,皋蘭縣緊緊圍繞“抓學習促提升、抓執行促落實、抓效能促發展”的要求,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要突破口,全力統籌民生改善、城市提質與治理升級,為群眾交出一份既有“速度”又有“溫度”的民生答卷。
“我們小區的變化真的很大,過去樓棟墻皮脫落、道路坑洼不平,一下雨路面就有積水。改造后,小區里面的路平整了,墻也重新粉刷了,還劃分好車位,對給水、雨水、污水、暖氣管道進行了升級改造,我們非常滿意。”近日,在位于皋蘭縣火車站斜對面的地稅局新家屬院,提及小區改造,70多歲的李大爺喜笑顏開。
同樣,在皋蘭縣七星小區,居民也沉浸在小區改造帶來的喜悅和幸福中。“小區路面變平整了,外墻和樓道都粉刷了,還安裝了單元門,變化太大了。環境好了,大家住著也舒心。”“現在停車規范了,出行很方便。”“現在小區變美了,我們都自覺愛護。”居民說道。
走進改造后的一個個小區,道路平坦寬敞,車輛有序停放,健身器材煥然一新,居民們在院子里或打牌、或鍛煉身體、或嘮家常,享受著愜意的幸福生活。曾經道路破損、污水管網老化的舊小區,如今面貌煥然一新,成為居民們幸福生活的溫暖家園。這些變化,都是皋蘭縣高效執行帶來的成果。
在“抓學習促提升、抓執行促落實”的指引和推動下,改造工作迅速落地實施。皋蘭縣住建局組織相關工作人員深入學習老舊小區改造的政策法規、先進地區經驗,不斷提升業務能力。據悉,2024年皋蘭縣共涉及老舊小區改造24個,29棟樓,惠及居民746戶,改造面積7.41萬平方米,總投資約7920萬元。每一個數據背后,都是精準學習、科學規劃的成果體現。
小區由“舊”到“新”、道路由“堵”到“疏”、綠化由“粗”到“精”、環境由“臟”到“凈”……在皋蘭,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顏值”和“內涵”得到雙提升,更多居民感受到了“幸福來敲門”的喜悅。
老舊小區改造,既是群眾家門口的“關鍵小事”,更是基層治理的“民生大事”。群眾是否滿意,是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重心,也是推動工作、檢驗成效的重要標尺。改造中,皋蘭縣將“抓效能促發展”貫穿始終,遵循“二問于民”原則,改造前問需于民,改造中問計于民。小區改造驗收完成后,確定管理單位并移交,鞏固改造成果,實現“共建、共管、共享”的目標,把老舊小區改到居民心坎上,真正把民生項目落到實處。
“在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我們以落實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發展目標和建設‘都會城市、精致皋蘭’發展為新定位,以提升城市品質、改善居住環境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制定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堅持政府主導、居民參與,因地制宜、穩步推進,聯動改造、整體提升,完善機制、治管并舉四項基本原則,還建立了老舊小區改造臺賬推進、例會、督導檢查和考核制度。改造前,對小區內配套設施短板及安全隱患進行摸底排查,按照‘應改盡改’要求,優先改造存在安全隱患的電力、供水、排水等老舊管線和群眾意愿強烈的配套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確保此項工作有序推進。今后,我們將繼續深化‘三抓三促’行動,圍繞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環境優化持續發力,讓‘老居民’的‘新生活’更具獲得感與幸福感。”皋蘭縣住建局分管負責人如是說。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皋蘭縣將以蛇行千里的勁頭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持續深化“三抓三促”行動,扎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不斷提升群眾生活品質,彰顯城市溫度,努力讓越來越多的皋蘭居民享受到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紅利”,讓老舊小區煥發“新活力”,開啟居民幸福新生活,為建設美麗皋蘭注入新動能。(皋蘭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