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近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征集和評估篩選了第二批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典型案例,其中,我市電網側儲能改造項目入選典型案例名單,為全省唯一一個入選盤活存量資產與改擴建有機結合類別的項目。
該項目盤活的存量資產為杭州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原熱電廠土地、防務、設備、管道及電力外線萬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積2.32萬平方米。杭州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國有資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公開拍賣、租賃、利用部分閑置資產建設儲能電站等方式分類盤活存量資產。主要做法有:
一是最大程度挖掘存量資產價值。該項目核心盤活方式為利用原熱電廠土地、廠房和電力外線等存量資產,建設裝機規模50MW/100MWh電化學儲能系統和相關配套設施,實現零新增建設用地,大幅縮短建設周期,總投資1.60億元,節省投資近億元。此外,項目將30公里蒸汽管道租賃給杭州市紅山熱電有限公司使用,2023年3月再杭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拍賣廠區內設備機組,成交價格3850萬,2024年3月拆除廠區西側建筑,騰出約50畝地用于北塘河小學建設,多措并舉盤活存量資產。二是創新商業化運行模式。新建項目作為電網側獨立主體的儲能電站,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競爭,通過峰谷差價、容量租賃、容量補貼、輔助服務等多元化、市場化模式實現經濟效益。三是社會和環境效益突出。新建儲能電站項目具有200%調峰能力(50MW雙向調峰),一次充電最多存儲10萬度電,有效緩解電網調峰壓力。項目采用磷酸鐵鋰電池為儲能介質,年可降低火電發電量1000萬度,節約標煤30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500噸。
特別聲明:北極星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昨天國網公司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嚴格控制電網投資的通知》(國家電網辦【2019】826號文)。文中提出了“三嚴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資建設思路。個人認為,這不僅僅是一個文件,而是國網公司整體發展戰略轉型的一個標志。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網企業,國網公司每年因投資建設所需的采購數額巨大,對電
品牌價值580.47億 海康威視榮列2016年中國品牌價值榜單電子行業第一
青海省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成投產 涉及8座750千伏輸變電工程
青海省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成投產 涉及8座750千伏輸變電工程
合作期25年 最高限價0.43元/度!南方電網2025-2050年分布式光伏項目采購
院士專家學者探討新型電力系統怎么建 人工智能、柔性構網、新型儲能成熱詞
國網江蘇電力2024年第三次省招(含營銷項目)物資協議庫存招標中標候選人
藏東南至粵港澳大灣區±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滇桂粵段)前期技術服務公開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