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基于對惠州市7013戶家庭瓶裝煤氣使用情況的調研結果,較多居民在使用罐裝煤氣時安全意識薄弱,出現多種不規范使用行為,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在惠州兩會上,市人大代表李乾國提出,推進全市老舊小區安裝管道燃氣的建議。
李乾國調研發現,罐裝煤氣用戶存在較多的問題包括:用私人煤氣站送氣,質量難以保證;罐體或配件老化、損壞,缺少定期檢修更換;私拉亂接燃氣管道,安裝不規范;使用超期限未檢驗、檢驗不合格或者報廢的燃氣具:罐體和煤氣灶相隔太近;部分居民家中存放多個煤氣罐;在不通風的環境中使用;使用后未及時關閉閥門等。
此外,罐裝煤氣具有易燃易爆特點,一旦使用不當發生爆炸,將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巨大威脅。 根據《全國燃氣事故分析報告(2024年上半年報告)》,僅2024年上半年,搜集到的全國(不含港澳臺)液化石油氣事故共96起,共造成16人死亡、108人受傷。
相比之下,管道燃氣比罐裝煤氣更安全、便捷、環保、實惠。管道氣通常使用天然氣作為主要燃料,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比空氣輕,一旦發生泄漏會立即向上擴散,不易積聚形成爆炸性氣體。
管道燃氣通過專業的管道系統輸送,免去了灌裝、搬運的麻煩,不會像罐裝煤氣一樣在運輸、存儲過程中存在因撞擊、損壞等原因導致泄漏的問題。由于其輸送方式的便利,管道燃氣供應充足穩定,即開即用,24小時全天候穩定供應。管道煤氣的燃燒效率高,不會產生灰塵和煙霧。使用清潔能源天然氣作為主要燃料則幾乎不含硫、粉塵和其他有害物質,燃燒時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少于液化石油氣,能有效降低污染排放,減少灰霾天氣,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在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燃燒產生相等熱值情況下,使用管道燃氣比瓶裝液化石油氣節約超40%費用。
鑒于以上調研情況,李乾國建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進全市老舊小區安裝管道燃氣。可以由政府牽頭,組建工作專班,壓實惠州市各縣區政府責任,建立健全政府統籌、專業經營單位實施、有關各方齊抓共管的老舊小區管道燃氣安裝工作機制,明確各有關部門、街道、社區和專業經營單位責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對惠州市轄區范圍內所有老舊小區管道燃氣安裝情況進行大摸底,以各縣區村(社區)為單位全面征求群眾需求,按照能改盡改的原則,科學確定老舊小區“瓶改管”對象,根據各縣實際情況制定具體詳實的工作方案。
建議惠州市設立老舊小區管道燃氣安裝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經濟條件較為薄弱的縣區,確保老舊小區能夠在短期內完成天然氣管道的安裝。對參與老舊小區燃氣管道安裝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降低其改造成本,從而提升改造企業的積極性。針對老舊小區的天然氣安裝,建議簡化相關的審批流程,特別是涉及居民樓、管道鋪設等方面的審批,減少繁瑣的行政程序,提高效率。
老舊小區天然氣管道進樓入戶沒有預留空間、預設位置,綜合考慮施工安全、運行維護等因素后,改造工程往往涉及管線避讓、公共空間占用、安全間距等方面,易發生糾紛,導致“一關卡住、一事難成”。在勘查確定燃氣管道入戶工程設計方案過程中,需要各縣區業務部門、街道社區、小區物業等相關方及時匯總掌握出現的各類障礙,在自治自決基礎上積極介入、協調解決,在微觀層面形成遇事即議的攻堅推進機制,確保好事辦好。